联系电话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资讯中心 >> 净化技术
资讯中心
生物制药净化车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作者:福建永科 来源:永科建设 发布时间:2025/10/17 浏览:271次

生物制药行业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极高,净化车间作为药品生产的核心区域,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然而,在实际施工过程中,受设计、材料、工艺及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,净化车间常面临洁净度不达标、温湿度失控、气流组织紊乱等问题。这些问题若未及时解决,不仅会导致工程验收失败,更可能埋下生产隐患。

一、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

1.洁净度不达标

问题表现尘埃粒子、微生物浓度超标,无法满足GMP(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要求。

成因 

装修材料选择不当,如未选用低挥发性、耐腐蚀的洁净板材;

施工过程交叉污染,如非洁净区人员随意进入、工具未清洁;

空气过滤系统效率不足,如HEPA滤网安装不规范或漏风率过高。

2.温湿度与气压控制失效

问题表现温湿度波动超出工艺范围(通常为18-26℃、45%-65%RH),或不同区域气压梯度混乱。

成因 

空调系统选型不合理,制冷/制热能力不足;

气压传感器校准偏差,导致自动调节系统失灵;

围护结构密封性差,如门窗缝隙、管道穿墙处漏风。

3.气流组织不合理

问题表现局部区域出现涡流或死角,导致污染物积聚。

成因 

送风口与回风口布局设计缺陷,未遵循“上送下回”原则;

风速调节不当,如层流区域风速过低或乱流区域风速过高;

设备摆放阻碍气流路径,如大型反应釜靠近回风口。

4.材料与设备兼容性差

问题表现材料腐蚀、设备运行噪音超标或振动影响洁净度。

成因 

选用普通钢材而非316L不锈钢等耐腐蚀材质;

设备减震措施不足,如水泵、风机未安装隔振基座;

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,存在电磁干扰风险。

二、针对性解决方案

1.强化施工过程管控

材料管理严格选用符合GMP标准的洁净板材、环氧地坪及密封胶,进场前进行挥发性物质检测。

人员管理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,施工人员需穿戴专用无尘服,工具实行“一区一用”制度。

动态监测施工过程中持续监测尘埃粒子浓度,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实时反馈数据。

2.优化空调与自控系统

系统选型根据车间面积与洁净等级计算负荷,选择具备冗余设计的空调机组。

气压控制在关键区域(如无菌灌装间)设置双压力传感器,采用PLC自动调节送风量。

温湿度校准定期校验温湿度传感器,结合BMS(楼宇管理系统)实现精准控制。

3.科学设计气流组织

模拟验证利用CFD(计算流体动力学)软件模拟气流分布,优化送风口数量与位置。

风速调节层流区域风速控制在0.36-0.54m/s,乱流区域风速不超过0.25m/s。

设备布局遵循“顺气流方向排列”原则,将产尘设备置于回风口下游。

4.提升材料与设备适配性

材质选择接触药液的管道、容器优先采用316L不锈钢,表面粗糙度Ra≤0.4μm。

减震降噪为风机、泵类设备安装弹性支座,管道采用柔性连接,噪音控制在≤65dB(A)。

电磁兼容电气线路单独敷设,关键设备配置屏蔽电缆,避免干扰在线监测仪器。

三、验收与维护建议

施工完成后,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动态测试,包括:

洁净度检测(采用ISO 14644-1标准);

温湿度、气压连续72小时监测;

气流流向可视化试验(如烟雾法)。

日常维护中,应建立预防性保养制度,定期更换滤网、检查密封条老化情况,并记录所有环境参数。

福建永科结语

生物制药净化车间的施工质量是保障药品质量的第一道防线。面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,需从设计源头把控、材料严格筛选、工艺精细化管理三方面入手,结合智能化监测技术,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体系。唯有如此,方能实现净化车间“零缺陷”交付,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
GMP净化车间,无尘车间,生物制药,医疗器械,精细化工,特殊食品,电子光学,福建永科

二维码
手机扫描浏览
手机网站
微信公众号
扫码关注公众号
请联系在线客服
联系我们

手机号码:13859022132 恽先生
手机号码:13850164503 林女士
公司邮箱:fjykjh@163.com
公司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439号


Copyright © 永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闽ICP备2023003819号

360安全 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