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优化目标
1.提升洁净度:确保C级区域(如灌装前药液配制、过滤灌装、轧盖等)达到ISO 8级标准(静态),动态控制符合GMP要求。
2.降低能耗:通过系统优化减少20%以上的运行成本。
3.增强稳定性:减少因空气净化系统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,提升生产连续性。
二、具体优化措施
(一)空气处理机组(AHU)升级
1.多级过滤系统
初效过滤器:采用G4级板式过滤器,拦截≥5μm大颗粒物,延长中效过滤器寿命。
中效过滤器:升级为F8级袋式过滤器,对≥1μm粒子过滤效率≥85%,降低HEPA负荷。
HEPA过滤器:在关键区域(如灌装线)部署H14级超高效过滤器,对≥0.3μm粒子过滤效率≥99.995%。
2.温湿度精准控制
增加表冷器与加热器协同控制,结合湿度传感器实时调节,维持车间温度18-26℃、湿度45-65%RH。
3.节能设计
采用变频风机,根据车间负荷动态调整风量,降低能耗。
热回收装置:回收排风中的冷/热量,预处理新风,减少冷热源能耗。
(二)气流组织优化
1.送风方式
顶送下回:在洁净区顶部均匀布置高效送风口,回风口设于侧墙下部,形成垂直单向流。
局部强化:在灌装线等高风险区域增加FFU(风机过滤单元),提升局部洁净度。
2.压差控制
设置正压差梯度:洁净区(C级)对非洁净区保持≥10Pa压差,防止污染侵入。
(三)监测与报警系统
1.在线监测
安装尘埃粒子计数器、温湿度传感器、压差表,实时监控关键参数。
数据接入SCADA系统,实现远程监控与历史数据追溯。
2.异常报警
设置三级报警阈值:预警(参数偏离10%)、报警(偏离20%)、停机(偏离30%),自动触发维护流程。
(四)维护与验证
1.预防性维护
制定HEPA过滤器更换周期(如每6-12个月),定期清洁初效/中效过滤器。
建立设备维护档案,记录运行时间、压差变化等数据。
2.定期验证
每半年进行一次悬浮粒子、微生物检测,确保符合ISO 8级标准。
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性能验证(如风量、换气次数、压差)。
三、预期效果
1.洁净度提升:通过多级过滤与气流优化,减少微粒污染风险。
2.能耗降低:变频风机与热回收装置减少冷热源消耗,降低运行成本。
3.稳定性增强: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缩短故障响应时间,提升生产连续性。
四、实施步骤
1.现状评估:对现有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全面检测,识别瓶颈与风险点。
2.方案设计: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优化方案,包括设备选型、气流模拟等。
3.施工改造:分阶段实施AHU升级、气流组织优化等工程。
4.验证与调试:完成改造后进行系统验证,确保符合GMP要求。
5.人员培训:对操作人员进行新系统操作与维护培训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合规性:所有改造需符合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及相关国际标准。
2.风险评估:改造前进行FMEA(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),制定应急预案。
3.持续改进:建立反馈机制,根据生产数据持续优化系统参数。
福建永科结语
通过上述优化方案,C级医药GMP净化车间的空气净化系统将实现高效、稳定、节能运行,为药品生产提供可靠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