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资讯中心 >> 规范标准
资讯中心
为了下一个30年 须将改革进行到底
作者:永科净化 来源: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:2017/7/24 浏览:1337次

从古至今,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改革。

    正如广东省的工商登记制度试点改革,是起源于媒体2012年3月的一篇报道——“一家外企注册一年未成功”。当时,这篇报道触动了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,他随后作出重要批示,要求迈出改革步伐,优化审批方式。

    吉林省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,背后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
    据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介绍,早在2012年8月,吉林省就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试行意见》,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先照后证、注册资本零首付、验资e线通、简化住所登记手续、放宽年检时限等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吉林省是全国开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第一个省份。这个时间,要比深圳早7个月,比全国提前了一年半。

    是什么让吉林省对于这项改革如此迫切?《法制日报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吉林省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,也是肇始于一个意外的插曲。

    2012年4月,吉林省工商局统计了一份该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报告。

    根据这份报告,小微企业数量在吉林省企业中所占比重高达74.3%,但其注册资本却仅占该省全部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3.4%。

    报告显示,该省市场主体的规模发展不均衡,且普遍较小,除一汽等大型龙头企业外,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十分有限。

    对此,当地人有句顺口溜,叫作“吉林省GDP的三分之一看长春,长春市GDP的三分之一看一汽。”

    这份报告还指出,该省小微企业存在后劲不足、结构不优、实力不强等问题。特别是生存周期普遍较短,当时能够存活10年以上的仅占小微企业总数的12.1%,存活5至10年的占22.7%,存活5年以下的高达65.2%。

    报告同时分析了导致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:政策壁垒限制发展,环境制约阻碍壮大。

    据说,正是这份报告引动了时任吉林省省委书记孙政才的重视,于是才有了当年8月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试行意见》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对这项改革怎么看?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三个字,就是“没想到”——“没想到速度这么快”、“没想到效率这么高”、“没想到执照办下来不用交一分钱”……

    数字不会撒谎。统计显示,2012年8月以来,吉林省累计有2.5万户企业受益于先照后证,平均节省了3-6个月的筹建时间;共有11996户企业通过验资e线通平台免费办理了验资业务,累计验资数额达到251.6亿元,为企业节省资金约6300万元;放宽企业年检时限,由1年不年检吊销营业执照延长至2年,成功挽救了近2万户濒临退市的企业,给予其重新发展的机会。

    为企业节省的约6300万元资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面对《法制日报》记者的提问,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介绍说,在改革之前,企业要注册公司,需要出示验资报告,而由于担心办证难,多数企业会选择找中介机构进行代理,以一家注册资金100万元的企业为例,每一份验资报告,中介机构就要收取2500元的手续费,这还不包括有些企业为了符合一定的条件还要“造假”产生的费用。

    至少在这方面,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,“既然可以通过验资e线通平台免费办理验资业务,你说谁还会再去找中介花那笔冤枉钱?”臧忠生反问记者。

    工商队伍又是如何看这项改革的?采访中,多位工商干部向记者吐露,“对于这项改革,老百姓欢迎,工商部门更欢迎。为什么?过去工商一直在为其他部门背黑锅!”

    这话咋听起来似乎有点晦涩,但其实道理很简单。

    对于这项改革,现任吉林省省委书记王儒林曾有这样一段表述,“要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、事后监管为主,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监管责任,打造部门协同监管、行业自律、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新格局。”

    这段话背后的潜台词是:过去人们抱怨“办照难”,其实是由于在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前,先要解决两百多项前置审批事项,而按照多部法律的规定,又会出现“互为条件”,这种情况下,自然也就导致了不同行政审批部门间相互“踢皮球”以及“七八个大盖帽,管不住一顶破草帽”的局面。

    事实上,也正是在这种“先证后照”的模式下,导致负责颁发“营业执照”的工商部门,作为企业整个申办流程中的最后一环,成了众矢之的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工商队伍的抱怨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    从深圳到厦门、从重庆到长春,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,记者采访的对象名单也越积越厚。采访中,来自多个行业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曾表示,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确实是一项深得人心的惠民之举,但是,“要改就一定要改到底”、“改革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”。

    这背后的意思,是说当前的法律法规中,还是有许多掣肘改革前进步伐的牵制,让一些部门既想为民服务,又不敢逾越目前法律的界限,甚至“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”。

    没有无缘无故的改革。改革不是为了作秀,而是在经历了上一个30年的经济腾飞后,已经到了必须突破一些陈旧落后的制度瓶颈的时候。为了下一个30年,须将改革进行到底。(记者余瀛波) 

责任编辑: 郭晓婷
二维码
手机扫描浏览
手机网站
微信公众号
扫码关注公众号
请联系在线客服
联系我们

手机号码:13859022132 恽先生
手机号码:13850164503 林女士
公司邮箱:fjykjh@163.com
公司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439号
在线客服


Copyright © 永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3003819号

360安全 检测